青春的转折点:厌食+抑郁,花季少女如何走出阴霾?——营养肠道微生态治疗案例
作者:邓宇虹
厌食症
厌食症(Nervosa)就是由于怕胖、心情低落而过分节食、拒食,造成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甚至拒绝维持最低体重的一种心理障碍性疾病。主要包括:小儿厌食症、青春期厌食症以及神经性厌食症。厌食症患者多有治疗上的困难,所以约有10%-20%的人早亡。原因多为营养不良引起的并发症和精神抑郁而引发的自杀行为。
案例展示
如果你试过节食减肥
但是你轻易放弃了
那么,恭喜你
你逃过了一个“鬼门关”
广州的夏天阳光明媚,与16岁女孩小雪的满脸愁容形成鲜明对比。她是一位厌食症患者,169cm的身高看起来瘦弱不经风,因减肥过度而逐渐拒绝了大部分食物,有4个月的时间仅仅摄入极少量的蔬菜和淀粉类食物。她的母亲心急如焚,带着小雪去看了心理科,但对于精神类药物并不认同,因此决定寻求临床营养科帮助。2023年4月底来我科就诊。
初诊时,我仔细聆听了小雪的困境和内心的挣扎,她的体重急剧下降,情绪失控,生活变得异常痛苦。好在她主动要求就医,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为了让她摆脱减肥的误区和缓解她的情绪,在接下来的治疗期间,我给予小雪充分的支持和鼓励,我为她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并耐心地解释营养的重要性。了解到小雪存在便秘问题,考虑其之前饮食模式对肠道的伤害以及脑肠轴间的影响,以及她的脑电图显示轻度异常,慢波增多,在传统营养干预的基础上我给小雪建议加上二代菌制剂(脆弱拟杆菌BF839和鼠李糖乳杆菌TT-628),每天一包。
治疗进行到第一个复诊,也就是2周后,她就有了初步的改善,比如开始进食多样食物,心情舒畅些,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雪的情况持续好转。到了七月的时候,她的状态明显改善,体重也稳定了下来。她的笑容绽放在脸上,情绪愉悦,她告诉我她准备好重返学校,甚至考虑住宿。她没有使用抗抑郁药物,这让我非常欣慰。小雪妈妈非常高兴,专门写了感谢信。
专业分析
在小雪的案例中,由于减肥的误区导致厌食,引发的身体过度消瘦,首要通过营养剂的补充和调整饮食结构解决其营养不良;厌食症本身属于一种心理障碍性疾病,加上营养不良引发的轻度抑郁症,这类患者还需要结合心理干预治疗或辅助,良好的医患关系也是一剂良药。
在营养精神病学领域,越来越多的观察性和干预研究累积证据表明,饮食对跨越整个生命周期的心理健康结果至关重要,潜在的机制途径主要在肠脑轴的作用[1]。焦虑和饮食失调会产生生理失衡,引发肠道微生物群丰度和组成的改变,从而影响免疫系统反应、炎症机制、肠道通透性以及肠道微生物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和神经递质,这些对于神经过程的正确功能至关重要[2]。小雪的厌食、抑郁、情绪性便秘等症状,都体现了饮食、脑肠轴间的相互影响。
在厌食症患者的调研中,发现与同龄健康女性相比,厌食症患者的总细菌数量和脆弱拟杆菌属等菌株数量明显较低[3]。通过补充脆弱拟杆菌,激活调节T细胞的分化成熟,分泌IL-10,下调炎症反应,抑制慢性炎症[4],改善身体状态和心理健康,从而减轻厌食症状。鼠李糖乳杆菌是经典的“精神菌”,代谢γ-氨基丁酸类神经递质,通过迷走神经调节焦虑和抑郁症相关行为,在肠脑轴互动过程中加强肠上皮信号通路对神经递质的合成及平衡[5] 。我相信,只要小雪能坚持积极的态度和合理的饮食习惯,调理好肠态健康,她的花季年华一定是明媚灿烂的。
参考文献
[1]Loughman A, Staudacher HM, Rocks T, Ruusunen A, Marx W, O Apos Neil A, Jacka FN. Diet and Mental Health. Mod Trends Psychiatry. 2021;32:100-112.
[2]Navarro-Tapia, E.; Almeida-Toledano, L.; Sebastiani, G.; Serra-Delgado, M.; García-Algar, Ó.; Andreu-Fernández, V. Effects of Microbiota Imbalance in Anxiety and Eating Disorders: Probiotics as Novel Therapeutic Approaches. Int. J. Mol. Sci. 2021, 22, 2351.
[3]Morita C, Tsuji H, Hata T, Gondo M, Takakura S, Kawai K, Yoshihara K, Ogata K, Nomoto K, Miyazaki K, Sudo N. Gut Dysbiosis in Patients with Anorexia Nervosa. PLoS One. 2015 Dec 18;10(12):e0145274.
[4]Erturk-Hasdemir D, Kasper DL. Finding a needle in a haystack: Bacteroides fragilis polysaccharide A as the archetypical symbiosis factor. Ann N Y Acad Sci. 2018 Apr;1417(1):116-129.
[5]Agirman G, Hsiao EY. SnapShot: The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Cell. 2021 Apr 29;184(9):2524-2524.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