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伴发的顽固性恶心呕吐,不能进食,怎么办?——营养肠道微生态技术治疗案例

病例讨论 Sep 30, 2024

作者:丁程 曾婷 柴仁杰

             非典型性心梗

  心脏不痛,身体其他部位却感觉到痛这种现象被称为”非典型性心梗”。约30%急性心梗患者发作前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腹部胀气,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尤其是女性,老年人或糖尿病人。因此,心极易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或消化不良,梗常伴发消化道症状。

案例展示

  80岁高龄的刘大爷,有长达十年的糖尿病史和高血压史。年节时,在节日氛围的影响下,刘大爷胃口大开,吃东西一个没刹住,吃了个大亏:吐了多少次自己是不记清了。1月19日在家属的陪同下,刘大爷在社区医院做了检查并被确诊为“急性胃炎”,医生给治疗方案是口服保济丸、维生素及其它常规治疗胃炎的药物,但服药后患者仍伴有恶心、烧心、心悸等症状。

  1月20日刘大爷到我院急诊就诊,常规检查心电图,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情况非常危急!刘大爷立刻被转入心血管重症监护室,进行PCI手术,由于出血问题,手术不成功,进行保守治疗。但是刘大爷的消化道症状却仍持续存在,反复出现恶心,进食极少,使用多种止呕药物,效果不佳,还出现了饥饿性酮症,到了1月26日晚,患者更是出现了低钾低钙血症,心悸状况加重。

  至1月28日联合营养科会诊,当时刘大爷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无法进食,处于喝水都要呕吐的状态,甚至不能平躺,因为恶心反酸会加重。他有气无力的告诉我们已经十天没怎么吃东西了,非常难受。我们给刘大爷进行营养综合评定SGA评分结果为中重度营养不良。针对刘大爷的情况,我们一方面调整了静脉营养支持方案,另一方面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改善肠道功能。两天后查房,发现刘大爷精神状态有了明显好转,他面带微笑,恶心明显好转,已经能喝水、喝粥等流食,并且从心内科重者监护室转入了普通病房,这让诊疗团队和家属都松了一口气。

     实拍  患者经营养微生态技术干预好转后握手表示感谢

  四天后再次随访,再见到刘大爷,他脸色明显好多了,很得意地向我们介绍,他已经能吃云吞面了,而且自主解了一次大便,他表示非常感谢,并咨询我们如何进食饮食调整,他有信心能够恢复得更好,我们也很为他开心。随着刘大爷的营养状态逐步改善,一周后他就顺利出院了。每一个患者的顺利康复都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

专业分析

  心脏本身没有感觉,所谓的“心痛”,其实是由于支配心脏的神经将疼痛传到大脑[1],大脑再传到脊柱,进而传递给胸部、背部、肩部等。在这个过程中,疼痛通过与支配心脏神经平行的其他神经传递给患者,并引发对应症状:如果是通过脑-肠轴传递,就会导致胃传导速度、收缩频率降低,内脏的敏感性降低,并造成胃肠动力障碍,表现出胃肠炎症的症状[1]。

  研究发现:补充肠道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改善胃肠动力[2],肠道菌群可提高MTL(促胃动力激素)、VIP(胃肠神经递质,可调节胃肠运动和多种胃肠激素的分泌)、5-羟色胺(胃肠感觉过敏相关的脑肠肽,介导大脑和胃肠之间的相互沟通)、P物质(调节胃肠运动的神经兴奋递质)等胃肠激素水平[3],因此对于临床心梗伴发的恶心、呕吐的患者,在常规止呕药效果不好时,还可选用肠道菌群制剂,2-3天应该可以缓解症状。肠道微生态制剂的补充对刘大爷来说是个“及时雨”,通过脑-肠轴干预,缓解了胃肠道症状,吃好睡好,身体才会好。

参考文献

[1]孟庆雅.急性下壁心梗与急性胃肠炎的临床鉴别诊断及治疗.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9):42-45.

[2]许凯丽,徐初石,谢宝忠等.益生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效果及对胃动力学和脑肠轴相关因子的影响.中外医学研究,2022,20(36):42-46.

[3]吴晓燕,秦侃,王杨,张旭中,张玄.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相关作用机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1,31(14):35-39.

标签

曾婷

营养学硕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要致力于营养肠道微生态技术临床研究。擅长儿童营养障碍,非药物减重,胃肠功能障碍,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和荨麻疹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痛风等代谢性疾病的营养治疗。 目前担任广东省保健协会营养保健分会 委员广东省家庭医师协会营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营养学会肠道菌与营养专委会;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临床营养与消化疾病专委会委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