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可能与胃肠功能障碍相关——营养微生态医学治疗案例

病例讨论 Sep 29, 2024

作者:曾婷

           胃肠功能紊乱与情绪障碍失眠

  据WTO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3亿人存在各类睡眠障碍。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许多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肠易激综合症等肠胃问题的患者,近半数存在失眠。失眠者也由于焦虑、惧怕、抑郁导致通过自律神经素乱、交感神经兴奋皮质醇分泌增多、影响胃肠的分泌运动失调,从而加重各种胃肠道表现。可以说:“脑肠轴“无时无刻不在相互影响。

案例展示

一只羊两只羊

好多好多羊......

难以入眠,时睡时醒

夜长梦多,胡思乱想

  这种失眠状态,26岁的英子已经持续半年了,苦不堪言。而出现这种状态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0年前......

  英子出现情绪障碍失眠症状,其实在10年前就早有端倪。那时候出现的问题还没有明显体现在情绪和睡眠上,最初的症状是胃肠道不适,具体表现在:首先,消化不良,英子平时在进食后容易出现不适感,如胃胀、疼痛、饱胀等;其次,她的大便不规律,排便的时间和频率不稳定,有时可能会出现便秘(大便干燥、难以排出),有时则可能会出现腹泻(大便稀软、频繁排便);此外,她的肠道对某些刺激(如冷冻食物、辛辣刺激食物)也非常敏感,容易导致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而这些症状,跟随了她10年之久,但她以为是年轻人常见问题,从未引起重视。

  新冠疫情爆发后,英子不可幸免地加入了“阳过”大军,在这之后,她的症状开始更加频繁和严重。尤其是近半年来,她的胃肠道问题给她造成了困扰,随之而来的是整夜的失眠和持续的情绪波动:每天下午4点英子的情绪开始急速下滑,这让她感到异常烦躁,这种情绪低谷会一直持续到晚上7、8点。到了晚上失眠的情况又加重了,这样折腾,她无法正常工作生活。

  她感到非常煎熬,决定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她怀疑自己可能存在微量元素缺乏问题,因此希望进行相关检查。我听取英子的主诉,经过细致的询问,得知她这十年来的症状结合临床经验,我建议她增加内毒素水平以及食物不耐受情况检查。

  不出所料,经过详细的检查提供了关于患者肠道健康和免疫系统状态的重要信息:  

  1.内毒素(G菌脂多糖)0.15EU/ml:内毒素是一种存在于细菌细胞壁中的分子,高水平的内毒素可能暗示着炎症或免疫系统激活。在这种情况下,内毒素水平超出正常值近一倍,这可能表明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允许细菌或其产物渗透到血液中,触发免疫反应。

  2.食物不耐受测试:①鸡蛋116.04U/ml:这个数值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可能暗示患者对鸡蛋过敏或存在免疫反应。这种反应可能与肠道问题相关,允许食物蛋白质渗透到血液中,引发免疫系统反应;②牛奶66.6U/ml:牛奶的免疫反应高于正常值;③大豆85.36U/ml:大豆的免疫反应超过正常水平。

  3.维生素D23.23ng/ml:维生素D水平低于正常范围。

  以上结果提示英子可能存在长期存在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导致内毒素渗漏,引发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同时,食物不耐受测试结果也从侧面反映肠道屏障功能受损,从而导致食物可能通渗透到肠道的淋巴系统和血液中,引发免疫反应。维生素D的缺乏一是摄入不足,二是胃肠道功能受损的人,也会影响维生素D等维生素矿物质的吸收和合成,从而导致缺乏的现象。

  结合检查结果,我给英子制定了综合的治疗方案。首先,她需要进行抗炎饮食指导,配合饮食戒断,避免不耐受的食物:鸡蛋、大豆和牛奶,减轻肠道的负担。其次,通过服用微生态制剂干预肠道菌群,修复肠道黏膜,恢复肠道健康。最后还需要补充缺乏的维生素D等补充剂。

  经过三周的干预治疗,英子很开心来复诊,她自诉情绪低落情况明显减轻了80-90%,每天下午4点的情绪低谷不再困扰她,失眠情况也改善了50%-60%,能够很好地入睡,第二天感到精力充沛。

  得到英子好转的反馈,肯定了这套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我建议她继续坚持治疗,三个月后过来复查。

  营养、肠道和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当我们关注身体的内在平衡时,也为心灵创造了平静的湖面,让阳光重新照耀进来。我相信英子走出情绪的阴霾后,一定可以重新迎接阳光。

专业分析

  季羡林先生曾说:“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睡眠不佳与情感调节问题之间的明显联系,一方面,负面和正面情感在入睡前的情感激活通过增强情感激动而扰乱了睡眠;另一方面,成年人中的睡眠质量不佳和睡眠剥夺对情感功能产生不利影响。[1]案例中英子的睡眠问题主要由情绪障碍导致和加剧,所以情绪障碍是解决问题的主要目标。

  肠道微生物通过复杂的双向通信系统——肠脑轴与大脑相互交流,该轴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介质将外周肠道功能与情感和认知大脑中心相整合[2]。

  肠漏被认为是解释由炎症引起的抑郁的重要机制之一,肠道屏障的完整性被破坏,导致肠粘膜通透性增强和内毒素肠道泄漏,以及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免疫系统反应。一些研究显示,抑郁症和炎症相互助长,患有重度抑郁症的患者表现出显著的炎症反应,包括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加,如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众多关于脑肠轴的研究中,长期以来已经认识到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维护精神健康的重要性,有效改善和调节肠黏膜屏障功能可能是治疗情绪障碍,改善睡眠的一个重要方法。[3]

参考文献

[1]Vanek J, Prasko J, Genzor S, Ociskova M, Holubova M, Sova M, Kantor K, Slepecky M, Nesnidal V. Insomnia and emotion regulation. Neuro Endocrinol Lett. 2020 Dec;41(5):255-269. PMID: 33315339.

[2]Kesika P, Suganthy N, Sivamaruthi BS, Chaiyasut C. Role of gut-brain axis, gut microbial composition, and probiotic interven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Life Sci. 2021 Jan 1;264:118627.

[3]Wang P, Guo P, Wang Y, Teng X, Zhang H, Sun L, Xue M, Liang H. Propolis Ameliorates Alcohol-Induce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C57BL/6J Mice by Regulating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Function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 Nutrients. 2022 Mar 12;14(6):1213.

标签

曾婷

营养学硕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要致力于营养肠道微生态技术临床研究。擅长儿童营养障碍,非药物减重,胃肠功能障碍,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和荨麻疹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痛风等代谢性疾病的营养治疗。 目前担任广东省保健协会营养保健分会 委员广东省家庭医师协会营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营养学会肠道菌与营养专委会;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临床营养与消化疾病专委会委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