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后诱发急性抑郁症,该如何驱走心理阴霾?——营养微生态医学治疗案例

病例讨论 Sep 26, 2024

作者:林楚慧

               新冠抑郁症
  我们知道新冠病毒主要侵犯呼吸系统,但不仅局限于呼吸系统,累及神经系统的情况并不少见。新冠病毒侵袭神经系统,引起患者脑损伤,甚至脑炎的问题持续受到关注。致病机制可能为直接感染所致,也可能为感染后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自身免疫性脑炎所致。然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相关脑炎发作较隐匿,没有被过多重视。后遗症被称为后急性COVID19综合症或长期COVID,包括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肌肉无力、脑雾和认知障碍等[1]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障碍疾病,其症状既隐蔽又能影响各个年龄段的人。而令人最感叹的往往是,"以前看起来他还非常健康”。抑郁症因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甚至可能引发自杀行为,已成为精神障碍中疾病负担最沉重的一种。目前主要靠精神类药物控制及心理治疗,治标不治本。

案例展示

  某一天江先生(化名)户外暴晒后,当天晚上体温持续飙升至38.5°C。新闻中屡屡报道新冠复阳的情况,疫情余热未退,为了保险起见,江先生马上进行了新冠抗体检测,结果竟是阳性。江先生这次新冠二阳,连续高烧了3天,退烧后一周整个人乏力、咳嗽。莫名其妙的是,随着体力逐渐恢复,他发现自己突然入睡变得越来越困难,并且常常半夜醒来,同时伴随一整天情绪低落,最严重的是独处时会觉得很恐惧害怕。除了情绪和入睡障碍,江先生的食欲也明显下降。他的家人注意到他不再像过去那样活跃,工作和学习失去了吸引力,他时常一脸愁容。江先生也不再喜欢与人交谈,他似乎陷入了一个无法摆脱的旋涡,感到绝望和恐惧。

  这种情况持续半个月后,江先生开始寻找专业医生的帮助。经测试,江先生的汉密顿抑郁量表得分高达27分,确诊抑郁症。这不是普通的情绪低落,而是一种心理健康问题,需要专业的干预。

  面对江先生的情况,我给予他复合营养微生态制剂的方案治疗。治疗开始后,他每天按方案服用大剂量脆弱拟杆菌制剂、硫磺菌复合制剂,以及多种B族维生素和谷氨酰胺。

  结果没有让人失望,仅仅服用了一天,江先生的情绪开始明显好转,一周后抑郁症状基本消失。然而,正当一切似乎已经好转时,江先生停止了治疗。两三天后,他又感到心情低落,抑郁的情绪再度涌上心头。我鼓励江先生重新治疗,并且坚持下去。有过之前的经验,江先生愿意恢复治疗并且坚持了一个月。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感到入睡问题逐渐减轻,他不再在午夜醒来后无法入睡。此外,他的食欲恢复了,重新找回了对工作、学习和社交活动的兴趣,家人看到他不再沮丧,恢复了参与生活的积极性。

  看到江先生的恢复我也很高兴,我给他再次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测评,评分从27降到了1,说明江先生的症状已经基本消失。为了巩固复合营养微生态制剂的干预效果,我给他调整了治疗方案,在原来的基础上减量服用。在江先生后来的反馈中得知,他目前仍坚持服用营养微生态制剂,中间偶然几天停服也没有出现抑郁情绪复发的情况,他彻底摆脱了情绪的阴霾,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快乐。

  关注患者的生理疾病中,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在疾病恢复的道路上,心理和生理的平衡是不可分割的。因此,细心倾听患者的需求,提供全面的治疗,将有助于更多人摆脱抑郁症的困扰,找回阳光生活。

专业分析

  在受COVID-19影响的个体中,长时间的应激暴露以及代谢和炎症标志物的改变在长期的精神后遗症和认知功能损害中起着核心作用[2]。有病例研究表示,神经系统疾病作为 COVID–19 的初始表现,与脑脊液炎症标志物升高有关;并且研究发现,COVID-19的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是由于神经炎症增加而不是中枢神经系统病毒侵袭,治疗COVID-19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可能需要针对宿主炎症[3]。

  COVID-19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网络明显减弱,变得稀疏,伴随着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宿主免疫功能受损和扭曲的肠道微生态,尤其是低丰度有益细菌的丧失和机会性真菌(包括念珠菌)的激增,可能妨碍了COVID-19后肠道微生物群的重建。[4]这种受干扰的肠道微生物组表现出分层,疾病严重程度与炎症细胞因子和血液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浓度升高一致,疾病消退后的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可能导致症状持续存在。[5]

  本案例中,江先生感染新冠病毒后诱发急性抑郁症状,考虑可能是新冠病毒侵袭神经系统、神经炎症增加所致。在治疗中,复合营养微生态制剂发挥了关键作用,江先生对治疗的积极反应是一个重要的观察。

  多项研究证据提示,脆弱拟杆菌通过PSA和丁酸等物质作用于DC细胞,进一步作用于CD4+T细胞或调节性T(Treg)细胞以抑制炎症。[6]朱红硫磺菌是大型食、药用真菌,朱红硫磺菌多糖具有显著的刺激巨噬细胞吞噬的作用,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天然免疫调节剂资源[7];该菌株可以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进而治疗和预防白细胞介素6(IL-6)和/或肿瘤坏死因子(TNF-α)通路异常相关疾病,其起效快,绿色、安全、可靠[8]。

  B族维生素在多巴胺能和血清素能神经递质的合成和调节中充当辅助因子,这两种神经递质都与情绪调节以及临床抑郁和焦虑有关。因此,补充B族维生素可以提供辅助治疗,旨在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功能来优化情绪。[9]谷氨酰胺是神经递质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前体,也是肠道黏膜保护剂。许多证据表明,谷氨酸系统的变化在抑郁症的病理生理中起着关键作用,补充谷氨酸和谷氨酰胺含量,有利于减少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10]

  江先生的情绪改善,睡眠问题减轻,食欲恢复,这是经过营养微生态综合治疗后肠道微生态系统恢复平衡、免疫得到调节、炎症水平下调的结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案例中江先生在治疗前期尝试停药,抑郁症状再次出现,这强调了持续治疗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Shimohata T. Neuro-COVID-19. Clin Exp Neuroimmunol. 2022 Feb;13(1):17-23. doi: 10.1111/cen3.12676. Epub 2021 Sep 29. PMID: 34899999; PMCID: PMC8652810.

[2]Diniz EJB, Scorza FA, Rodrigues FMS, de Mello CB, Bonetti TCS, Bortoluci KR, Mari JJ. The impact of inflammatory and metabolic markers on depression, anxiety, and cognition after COVID-19: A narrative review. Trends Psychiatry Psychother. 2023 Jun 26.

[3]Farhadian S, Glick LR, Vogels CBF, Thomas J, Chiarella J, Casanovas-Massana A, Zhou J, Odio C, Vijayakumar P, Geng B, Fournier J, Bermejo S, Fauver JR, Alpert T, Wyllie AL, Turcotte C, Steinle M, Paczkowski P, Cruz CD, Wilen C, Ko AI, MacKay S, Grubaugh ND, Spudich S, Aoun Barakat L. Acute encephalopathy with elevated CSF inflammatory markers as the initial presentation of COVID-19. Res Sq [Preprint]. 2020 May 12:rs.3.rs-28583.

[4]Zuo T, Wu X, Wen W, Lan P. Gut Microbiome Alterations in COVID-19. Genomics Proteomics Bioinformatics. 2021 Oct;19(5):679-688.

[5]Yeoh YK, Zuo T, Lui GC, Zhang F, Liu Q, Li AY, Chung AC, Cheung CP, Tso EY, Fung KS, Chan V, Ling L, Joynt G, Hui DS, Chow KM, Ng SSS, Li TC, Ng RW, Yip TC, Wong GL, Chan FK, Wong CK, Chan PK, Ng SC.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reflects disease severity and dysfunctional immune responses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Gut. 2021 Apr;70(4):698-706.

[6]Zhang H, Duan Y, Cai F, Cao D, Wang L, Qiao Z, Hong Q, Li N, Zheng Y, Su M, Liu Z, Zhu B. Next-Generation Probiotics: Microflora Intervention to Human Diseases. Biomed Res Int. 2022 Nov 16;2022:5633403.

[7]丁祥.珍稀食药用真菌朱红硫磺菌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04):311-317.

[8]孙长春.一种朱红硫磺菌及其应用[P].中国:202110288535.3,2021,6(12).

[9]Young LM, Pipingas A, White DJ, Gauci S, Scholey 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B Vitamin Supplementation on Depressive Symptoms, Anxiety, and Stress: Effects on Healthy and 'At-Risk' Individuals. Nutrients. 2019 Sep 16;11(9):2232.

[10]He R, Zheng R, Zheng J, Li M, Wang T, Zhao Z, Wang S, Lin H, Lu J, Chen Y, Xu Y, Wang W, Xu M, Bi Y, Ning G. Causal Association Between Obesity, Circulating Glutamine Levels, and Depression: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23 May 17;108(6):1432-1441.

标签

林楚慧

从事临床营养7年,近4年致力于肠道微生态营养治疗神经发育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胃肠功能障碍等临床研究,主要研究益生菌及膳食模式治疗对免疫性相关系列疾病的疗效,包括儿童食物过敏及不耐受、儿童孤独症、儿童抽动症、银屑病等疾病。 主持广州市卫生科技项目1项,发表文章13篇,参与申报专利1项。 门诊时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肠道微生态专科门诊,林楚慧主治医师,周一至周五下午门诊。

联系我们